籠式足球英文縮寫是P.K.O。至今,P.K.O已擁有完整的比賽規則:在一個直徑6米的鐵籠里進行,每隊三人,限時三分鐘,并且只有在對方半場射門或是在本方半場射門碰到對方身體入網才有效。P.K.O選用說唱樂作伴奏,這讓深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年輕人很容易接受。
“籠式足球”足球比賽模式詮釋了足球運動的另外一面,也就是在傳統足球比賽注重戰術的基礎上對個人技術的要求又提高了一個層次,常常因為在比賽中某個隊員一個漂亮的過人動作或精彩的凌空射門而得到全場觀眾的喝彩。隊員在比賽中不僅追求的是比賽的結果,更像是在一個舞臺上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技術性球員在比賽中往往會受到觀眾的更多關注,整場比賽緊張、刺激。
一、球員人數
(一) 比賽人數:每隊出場隊員3人(不設守門員)。場上比賽隊員不能少于2名,否則比賽無效。
(二) 隊員替換與被罰令出場:1、隊員被罰令出場,不得參加本場余下時間的比賽。2、1分鐘后經裁判員同意要由另一隊員替補。3、如在這1分鐘內其中一隊有進球,則可引用以下條款執行:A、如場上是3人對2人,較多人數一隊入球時,2人的一隊可補足人數比賽。B、如兩隊同時2人,入球后,兩隊都可補足隊員。C、如果隊員人數較少一方入球,則比賽繼續,兩隊均不補充隊員。1分鐘計算方法是比賽時間的1分鐘,隊員如替補被罰出場的隊員,時間一到即可進場而無須待死球。
二、球員裝備
一律穿帆布橡膠底球鞋
三、裁判員
比賽采用一位裁判執法
四、比賽時間
5分鐘/輪
五、比賽進行過程
比賽開始 :1、比賽開始,擲毫選定場地和開球權。裁判員鳴哨開球方的一名隊員將球踢回(即踢動放定在比賽場地中央的球)本方半場。球踢出前,雙方隊員必須在本方半場內,且開球隊的對方隊員必須離球至少3米。開球的隊員在球未被其他隊員踢或觸及前,不得再次觸球。2、開球不可以直接射門得分。
比賽進行及死球:(一)在下列情況下,比賽成死球:1、 當球的整體在地面或空中全部越過球門線時。2、 當裁判員停止比賽時。(二) 自比賽開始至比賽最終,比賽均應視為進行中,包括下列情形:1、 球從籠邊網或頂網彈回場內。2、 場上隊員犯規或有犯規嫌疑而裁判員并未作出判罰。
六、計勝方法
1、射門得分有效:球在過半場后從空中或地面越過球門線的射門得分有效。如球在本方半場進入對方半場碰撞到對方隊員身體進入對方球門的球,為進球有效。 2、先入球者為勝;如雙方均未入球,則比賽進入點球決勝。
七、犯規與不正當行為
(一) 隊員故意違反下列7項的任何一項時,應由判罰對方在中場開球點罰點球,同時應犯規球員應被罰令出場:1、踢或故意踢對方隊員。2、絆摔對方隊員。(即在對方身前身后,伸腿或屈體絆摔或企圖絆摔對方)3、跳向對方隊員。4、猛烈地或帶有危險性地沖撞對方隊員。5、從背后沖撞對方隊員。6、打或企圖打對方隊員或向對方隊員吐痰。7、使用污言穢語或進行辱罵,不服從裁判判罰的。
(二) 若隊員故意觸及下列各項中的任何一項者,應由對方在犯規地點踢間接任意球:1、裁判員認為其動作危險者。2、帶球強制過人(如帶球沖撞等等3、隊員不去踢球而故意阻擋對方:如在球與對方之間跑動或將身體插在中間阻擋者。 若犯規地點在球門區內時,則在罰球點執行球點球。
(三)在下列情況下,隊員應被警告:1、進行“機動替補”時,替入隊員在被換出隊員還未完全離場時就進入場地或未從規定位置進入場地。2、連續違反規則。3、用言語或行為對裁判員的判決表示不滿。4、有不正當行為。5、拉對方隊員。6、推對方隊員。7、故意將球大力踢向對方球員身體。8、當對方隊員正踢球或正欲踢球時,倒地鏟球。9、用手觸球,即用手或臂部攜帶、擊或推球。若隊員沒有發生更嚴重的犯規,則違反上述9項中的一項,應予以警告并由對方在犯規地點踢間接任意球。踢任意球時對方球員必須向后退出一米外,間接任意球不得直接射門。若犯規地點是在球門區內,則在罰 球點執行球點球。(四)一節比賽中如一隊犯規達到六次,第六次犯規隊員將被罰出場一分鐘。一分鐘后由此隊員或其隊友補足比賽人數。六次犯規隊員被罰出場后,犯規再從第一次記起。
八、有關以互踢球點球決勝的規定
有關以互踢球點球決勝的規定(在淘汰賽中決出勝負)若比賽成平局,需以互踢球點球的方式決出勝負(取代平局抽簽)時,應按下列規定執行:1、裁判員選定一個球門進行罰球點球。2、裁判員以擲毫方式決定何隊先踢。3、兩隊由場上3名隊員輪流踢3球。如果場上不足3人可由替補隊員補足。4、如果兩隊踢完3球后,雙方進球數相同,則應按相同順序繼續踢球點球,直至雙方踢球次數相等(不一定須再踢3球),而一隊比另一隊多進一球時為止。5、在比賽中被罰出場的隊員不得參加踢球點球。6、以互踢球點球決勝負時,所有隊員都應集中停留在非踢球點球的半場。計時員負責管理這一半場及在該半場的隊員。7、點球方式:在被犯規方禁區線中點,由被犯規方罰球隊員,倒磕向犯規方球門。 注:請隊員注意裁判判罰工作中,沒有明文規定的犯規行為,一切以裁判判罰為主。[1]
1、由于場地極小,所以急停、轉身、假動作、拉球過人等個人技術和基本功就顯得更重要,比賽中這種花哨的帶球動作往往會經常出現,可以在對方貼身逼搶時使用,也可以利用個人技術去過人得分。
2、過人不行那就只能傳球,地面短傳是有效的進攻手段,通過短傳可以在瞬間便把球從后場傳到前場;與普通足球比賽一樣,下底傳中也是一種必殺的進攻手段,由于場地小,當從場地一邊突然傳球到另一邊時,防守隊員很難有時間做出快速反應。
3、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在“籠式足球”比賽中空中的傳球和射門特別關鍵,因為在空中頭球或倒鉤/凌空射門都很快速,這樣就使防守隊員更加難以防范。
4、由于場地狹小,在“籠式足球”比賽中的射門機會很多,同樣比賽的球門相對也很小,因而射門入球的成功率并不高,這時要求在門前有一名隊員及時補射,射門的準確性和及時的補射也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得分因素。
5、在傳統比賽模式下,隊員鏟球防守是相當重要比賽技術,用鏟球來破壞對方射門以及帶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防守方法。但受場地影響,在"籠式足球"比賽中隊員的射門、帶球力量很大速度很快,距鐵籠墻壁距離太近,鏟球防守很容易造成對進攻隊員的身體傷害。因此在"籠式足球"比賽中的對鏟球的判罰十分嚴格的,比賽中禁止對帶球隊員進行鏟球防守,對動作稍大或距離太近阻擋射門的鏟球動作一般也都會判罰犯規。
6、"籠式足球"比賽的場地四周和頂面均有擋板/鐵網,可以利用擋板/鐵網的反彈做"墻"。在比賽中,利用籠子頂面和側面做反彈,進行過人和射門的機會很多,充分調動了隊員的比賽積極性以及創造力。
7、同時,場地小、參賽隊員少的客觀因素決定了“籠式足球”比賽的激烈程度和強度大大超出了傳統足球的比賽方式,基本上每名隊員的都在頻繁地做無氧運動,一般5~10分鐘比賽下來隊員已經大汗淋漓,可以大大提高比賽隊員的新肺功能。
籠式足球 - 發展現狀
籠式足球在中國日漸火熱,越來越多的白領接受這種“快樂足球”。大多數的中國人認識籠式足球是沖NIKE的廣告開始的,但知道起源的人并不多?;\式足球的起源目前有兩個說法,一是起源于南美洲喜歡足球的船員,另一說法是起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荷蘭一對一的街頭足球。
南非世界杯開賽之即,一場5人制籠式足球的“世界杯”2010年6月3日在拉開帷幕。
近年來,籠式足球在中國日漸火熱,越來越多的白領和有車一族接受這種“快樂足球”。本次比賽由私家車107城市之聲與杭州市足協、杭州文新街道合作,比賽在杭州的西城廣場舉辦,眾多的私家車聽眾和4S店將組隊參賽。比賽完全按照世界杯賽制,歷時一個月,最終決出優勝者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來上海時也已經參觀過籠式足球,并予以了肯定,表示要在全國推廣。